学习材料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
来源:教育部 2022年9月13日
9月13日,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会议强调,要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成果、最新理论结晶,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怀进鹏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要在十年伟大变革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定战略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更加坚定自觉地拥戴核心、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国家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要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聚焦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支撑服务国家战略的高等教育。三是要在新的赶考征程中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扎实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坚决贯彻严的主基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学习材料二:
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来源:人民网 2022年9月9日
庞大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广大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在北师大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向该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回望过去,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愿望和梦想。我们党一贯重视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4万人。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越来越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培养层次、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策制度体系,顶层设计逐步建立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强化,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茁壮成长;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拓宽畅通,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基本实现……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当前,随着《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实施落实,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让更多教育家、“大先生”成长起来的土壤更为厚实、肥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广大教师寄予“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的殷殷期许。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黄大年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报效祖国的方式,不仅从科研上给予学生细心指导,在生活中也送去无微不至关怀。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广大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要继续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期待一批批“大国良师”脱颖而出,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9日 05 版)